4月10日,东南学术杂志社组织本支部党员和杂志社员工赴闽侯县开展主题为“倡导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特色党日活动,参观了雪峰崇圣寺第十七届牡丹花会暨福建省雪峰书画研究会福建省福海书画院书画联展,考察了大塅山生态农庄。 活动第一站到雪峰崇圣寺。该寺位于闽侯大湖乡雪峰山南麓,始建于唐朝咸通十一年(870),为禅宗流派云门宗、法眼宗的发源地,有“南方第一刹”之称,现为福州五大禅林之一。方丈广霖法师非常重视绿化和和提高寺院文化品味,近年来开山种植杉、松、竹三千余亩,植梅万株,种农作物数十亩。寺院僧人食用的许多菜都是寺院自产的绿色食品。寺里还培植了牡丹二千多株,并每年举行牡丹花会及书画艺术展。近日适值第十七届牡丹花会,二乔、姚黄、豆绿球等260多种牡丹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依托牡丹花会,雪峰寺还举办了书画笔会和作品展览,众多名家挥毫展墨,勾画时代主题,谱写和谐篇章。大家兴致盎然地参观了这一场繁荣美满的文化盛会,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据了解,雪峰牡丹花会已成为福州一处独特的生态旅游品牌,每届都吸引数万名各界人士慕名前来观礼。 随后,杂志社一行来到大塅山生态农庄。农庄位于闽侯县白沙镇院埕村,沿着连绵的大塅山脉而建,现在试营业期间,计划五月正式开放。山上茂林修竹,山泉潺潺。农庄规划种植了百亩桃园,引山泉修建了一方清池,池中养有众多游鱼。山间还修建了几座黄竹小屋,可供游人休憩。总的来看,此处适合开展采摘、摄影、烧烤、垂钓、登山等休闲娱乐活动。杂志社支部书记杨健民总编辑建议,时下农家乐日渐成为假日休闲娱乐的热点,农庄的修建一要注重突出特色,打响品牌,与时下众多农庄有所区别;二要注重结合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营造相得益彰的景观效果。在杨总编辑的启发下,杂志社员工们就如何开发特色农家乐项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此次活动,大家陶冶了情操,增进了友谊,也对创造和谐生态、构建美好家园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大家表示,建设“生态美、百姓富”的新福建,任重道远,需要下足功夫推进。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强化生态文明观念和行为养成,一方面要根据本地区的生态特点,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发挥优势,取长补短,才能全面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