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潮华副主席在2015年省社科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5-05-25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冯潮华

(2015年4月20日)

各位主席,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5年省社科联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和省社科联七次代表大会精神,回顾总结去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工作。下面,按照会议议程安排,我就过去一年的工作和今年的工作部署讲以下两个方面。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省社科联在省委正确领导下,在省委宣传部具体指导下,认真按照省社科联七届一次全会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履行密切联系和服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有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主要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服务发展大局,理论武装扎实深入

  (一)深入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制定下发《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通过举行系列报告会,进一步加深了全省社科界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与省委宣传部联合开展百场社会科学专题报告会,组织省内高校、党校等单位专家40多位,深入企业、农村、社区、高校、机关、军营等各地基层开展报告会100多场,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听众2万多人次。举办全省社科联系统培训班,100多人参加培训。同时,各市县区通过组织召开系列座谈会、报告会、专题辅导、理论培训、专家访谈等形式,带动全省社科界学习贯彻活动深入开展。

  (二)省社科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于2014年9月26日至27日在福州召开。省委对这次大会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尤权出席七大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在省社科联七届一次全会上,选举产生了省社科联新一届领导班子,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当选省社科联七届委员会主席。省社科联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圆满成功,对于动员组织全省社科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举办“发掘朱子文化资源  提升福建文化软实力”社会科学季谈会。邀请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教授,福建社科院潘叔明研究员、中国朱子学会名誉会长、厦门大学高令印教授,福建社科院副院长黎昕研究员,南平市政协张建光主席等5位专家学者参加“发掘朱子文化资源,提升福建文化软实力”社会科学季谈会,分别从朱子学的时代价值、闽学的三重意义、朱子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加强朱子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建言献策。

  (四)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围绕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重点突出福建省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大战略,确立了162项应用对策研究项目,产生了一批有较大影响、有决策价值的成果。其中《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获中央政治局常委、副总理张高丽批示。《关于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的设想和建议》被中宣部主编的《决策参考》第29期采用,并被中宣部评为优秀调研报告。《呼吁对华侨与中国软实力关系的认识和宣传应注意“三不宜”》被中共中央统战部《零讯》专刊采用。《适度调整未来两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入选全国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省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当前我省造福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获得省长苏树林及副省长陈荣凯批示。开展与省政协专项课题的协作研究,确立了《做好人民政协界别工作》等8个社科规划专项课题,获得了省政协主席张昌平批示。《深化闽台数字内容产业对接合作机制的对策建议》获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批示。《关于加快推进福莆宁同城化发展的建议》、《现阶段闽台民间社会交往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获得省领导批示,更好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组织开展百项建言活动,收到建言167篇,经评选,一等奖4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8篇,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做好服务。

  二、服务决策部署,项目规划成果丰硕

  (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取得新进展。2014年我省共获得各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124项,项目资助经费2955万元,与2013年相比,项目资助经费增加241万元。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我省5所高校首次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的申报资格,共获得立项7项,项目资助经费140万元。此外,我省还获得重大项目5项、重大转重点项目2项、后期资助项目3项、成果文库项目1项,共获资助经费520万元。其中厦门大学李无未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珍藏明清时期汉语文献的发掘与研究”经专家评估,获滚动资助40万元。福建农林大学《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和闽南师范大学《弘扬中国精神,促进中国梦实现》入选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6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分别入选《中国社会科学报》、《光明日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专栏。共受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鉴定结项88项,审批结项74项,结项成果优良率81%。17位专家列入全国社科规划办“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信誉榜”。

  (二)加强省社科规划项目立项和管理。2014年度省社科规划项目首次采取适度限额申报的办法,经匿名通讯评审,共立项447项。加大扶持培养青年社科人才力度,继续实施“青年博士文库”项目,共立项资助出版25个项目。通过规范项目成果结项材料、更新完善鉴定专家库、创建项目重要事项变更登记数据库、加强项目清查撤项、利用省社科QQ群网络平台、完善省社科规划项目档案管理等方式方法,严把项目“出口关”,进一步加强了省社科规划项目管理,提升了项目成果质量,2014年共办理项目结项258项,清查撤项2008年在研项目12项。

  (三)实施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经过申报、答辩、实地考察等程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建设了厦门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等16个研究中心为我省第一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每年投入经费320万。实施社科研究基地建设产出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省社科研究基地——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中心精心打造的重大项目成果《台海文献汇刊》(60册)、《闽南涉台族谱汇编》(100册)两部文献资料丛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现实社会意义的文献资料精品力作。该丛书全国首发式在北京台湾会馆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中组部、国台办、商务部、国务院研究室以及全国社科规划办、北京市台联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北大、人大、北师大、中国社科院以及台湾政治大学、成功大学、东吴大学等两岸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出席了首发式。该丛书的出版发行必将推进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深化闽台文化的研究与交流,促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

  三、服务专家学者,学术交流活动丰富

  (一)精心组织2014年学术年会。制定下发《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4年学术年会组织方案》,确定“打造福建文化品牌·大力建设文化强省”为主题,精心举办福建省社科界2014年学术年会主题报告会。积极组织各省级学会、高校科研单位开展申办工作,确定21个分论坛。

  (二)加强学术社团的规范管理。按照省委办、省府办《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意见》的通知,深入学会(研究会、协会)以及各民办研究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共走访40个学会和5家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接受社团成立咨询200多人次。组织开展规范退(离)休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工作,对照文件要求,分类摸排,确保清理工作不走过场。组织开展第二批学术社团评估考评验收工作,确定8家学会的评定等级,其中5A级社团2家,4A级社团4家,3A级社团2家,促进学会标准化建设。

  (三)积极开展对外学术和工作交流。参与承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100多名与会代表围绕福建如何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问题,分别从历史与现实,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讨论。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目标,由厦门大学牵头组建培育“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认定,为对台交流合作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打造了新型国家智库。联合华侨大学成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提升研究的战略层次,努力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学术高地和重要智库。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与欧洲部分高校和社团开展学术交流,签订合作协议;以厦门大学陈安教授《中国的呐喊:陈安论国际经济法》为代表的5部专著在国际著名的施普林格出版公司出版;由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持研制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预测发布会首次在欧洲举办。积极参加全国和区域性社科联协作会和学术交流活动,《福建创新社会治理实践及对“泛珠”社会治理合作的借鉴》课题在广州泛珠三角区域社科专家论坛上进行交流。召开华东六省一市社科普及座谈会,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工作水平。举办第三届“两岸民间互信论坛”,来自两岸旅游、文化、学术、宗教等40多位知名人士和学者出席论坛,促进了两岸交流,丰富了学术成果。举办以“严复思

  想与中国梦”为主题的“学而论道”学术茶座,进一步增进学术交流。

   (四)东南学术办刊水平稳步提升。《东南学术》顺利通过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年检,成功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核心期刊,成为省内囊括国内所有重要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两家期刊之一。《东南学术》发表的《论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一文,获2014年省期刊协会“期刊优秀作品奖”金奖;《中国公民意识的本土特质》一文在《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荣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基础上,再次荣获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版协组织的2014年度省出版物奖“期刊优秀作品奖”;刘小新《审美宽容: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获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四、服务社会大众,社科普及有声有色

  (一)开展第六届社科普及宣传周活动。与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以“宣传贯彻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集中一周时间向广大市民提供各项科普服务。活动期间,举办了“百场社会科学专题报告会”、社科普及咨询、社科专题讲座、社科知识有奖竞答及部分人文展馆免费开放等多项活动。据统计,共组织动员了2000多名专家学者,举办广场咨询200多场,社会科学报告会及讲座300多场,展出普及挂图、标语(含楼宇广告和LED屏幕)3700多幅(条),发放各类普及宣传资料(含社科普及书籍)46万多份,现场、手机、微信、网络受众合计超过160多万人次。

  (二)《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正式出台。经过6年多的努力,去年9月26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标志着我省成为全国第三个颁布实施社会科学普及条例的省份。组织召开贯彻实施《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座谈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省政府副省长李红出席座谈会,并对全省贯彻落实《条例》提出具体要求,省直有关厅局、专家代表、基层代表和群众代表等参加座谈会。同时,广泛利用大众媒体开展宣传,在省电视台新闻启示录、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进行专版专题报道,联合东南网开展以《条例》为主要内容的有奖知识竞赛,40多万人参加了知识竞赛,营造了宣传贯彻《条例》的良好氛围。

  (三)继续打造“东南周末讲坛”等社科普及平台。坚持“让学术走进百姓,让知识开阔眼界、让文明净化心灵、让文化丰富生活”的宗旨,邀请省内外50多位社科名家走进东南周末讲坛,举办高端讲座50余场。整理汇编《东南周末讲坛选粹5》,扩大讲坛辐射面。开通全国首个社科普及专门网站“八闽社会科学普及网”,拓展了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平台。制定下发《关于开展设区市、县(市、区)社会科学普及示范点创建活动的通知》,确定厦门市、南靖县、洛江区、上杭县和福安市为2014年至2016年度省级社会科学普及示范点,引领和带动我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上新台阶。组织编撰《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鼓励“大家”写“小书”,努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

  五、服务基层基础,队伍建设得到提升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深入。认真按照省委督导组的整改要求,制定《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意见》等规章制度,完成整改任务23项,群众测评满意率为100%。发挥省社科规划项目导向作用,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其中《保持党群血肉联系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党的群众路线的实现机理及其时代转型》、《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我们党的看家本领》等成果分别获得全省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文章征文一、二、三等奖,受到领导小组好评。

  (二)加强与社科界的沟通和联系。加强与社科专家联系,建立了150多人的专家联系名单,对象涵盖了我省社科界老、中、青年各个层次的社科专家,定期与他们交流思想,共同商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问题。改进学会和民办社科机构成立、注销、经费拨付等审批制度,推行审批服务上门,实地查看,现场办公,减少审批程序。与民政厅合作,集中年检,简化程序,提高效率,进一步密切了同社科界联系,促进了业务工作开展。

  (三)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省社科联党组高度重视抓好机关自身作风建设。认真做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顺利通过省第十二届省级文明单位考评。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观看廉政电影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出台《党组议事规则》、《机关财务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完善和健全了机关制度建设。开展挂钩扶贫活动,组织慰问宁德黄柏乡、柳河社区困难群众和老党员、老干部,密切了党群关系。顺利完成机关党委、工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推进了机关党建工作。

    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新形势下社科联的工作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创新;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仍未受到普遍重视;学术研究的精品和优秀成果还不多;服务党委、政府的决策咨询成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联系专家、学者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会(研究会、协会)以及基层社科联工作活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社会科学的投入幅度有待进一步增加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改进和解决。

二、2015年工作任务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依法治国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省社科界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开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一年。今年1月8日中央在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党广泛组织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更为重要和紧迫,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群团工作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全省社科界要以此为新的起点,认真学习贯彻好中央和省委意见精神和指示要求,牢牢把握我省哲学社会事业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努力在服务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中,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努力在服务广大社科专家学者的工作落实中,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在服务社会大众的人文素质提升中,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宣传普及作用;努力在服务社科基层基础的建设夯实中,充分发挥好社科联组织协调作用,切实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2015年,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和省社科联七次代表大会精神,紧紧团结全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服务落实,着力实施社科强省“六大工程”,努力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为实现省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

  一、实施理论武装工程, 着力增强服务大局能力

  (一)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当前,全省社科界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省社科联将认真组织好各类学习和培训工作,特别是要与学习习总书记讲话原著的研读结合起来,与习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提出的思想方略和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强化社科理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在省社科规划项目中进一步确定一批专项研究课题,组织专家学者围绕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习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关于生态省建设、“数字福建”建设、政府效能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的重要论述等进行研究,从学理分析和历史分析的角度,力争推出一批有深度的优秀理论成果,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贡献力量。继续加强对各类论坛、讲坛、报告会等学术科普阵地的导向管理,结合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精心选好讲题,持续深入做好讲话精神的宣传阐释,牢牢把握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方向。

  (二)进一步深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通过举办培训会、宣讲会、讨论会等形式,组织全省社科界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深化法治福建建设的宏大背景、现实意义、总体要求、实践途径等。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确立一批省社科规划法治专项研究课题,组织力量加大研究力度,努力推出一批有质量、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联合福建日报《求是论坛》及发挥《东南学术》期刊影响力,择优征稿选登高水平理论文章,做好四中全会提出的新观点、新提法、新论断的解读,加强四中全会精神的研究和阐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研究和创新。进一步加强宣传普及工作。围绕法治福建主题,邀请全国知名法学专家走进“东南周末讲坛”作法治专题讲座,精心组织以“深化法治福建建设”为主题的2015年全省社科普及周活动,组织学者编写法治科普读本,加强法律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

  (三)进一步深化对事关我省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精心组织办好社会科学季谈会。根据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和省“两会”工作部署,围绕习总书记对福建发展的新定位和“四个切实”的新要求,突出对加快我省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从严治党等方面的调查研究,进一步加强与省直有关单位沟通联系,征集省委、省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选好季谈会主题,组织专项研究,形成有深度的调研报告,为省领导决策提供高质量咨询服务。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紧贴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和新常态下新福建建设中的实践问题,围绕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下,福建如何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以及自贸区体制机制创新、福建融入一带一路、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推进科技创新、实施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引导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专项研究。进一步加强成果转化工作,拓宽《成果要报》报送渠道,依托《八闽快讯》等平台宣传推介社科优秀成果,及时为省委、省政府领导提供决策参考。积极推荐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向《中国社会科学报》、《光明日报》、《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等“国家社科基金”专刊、专栏投稿,发挥福建社科界服务党和政府的决策参考作用,努力提升福建社科研究在全国知名度与影响。

  二、实施精品项目工程,着力增强学术创新能力

  (一)启动“新闽学”文化研究和建设工程。繁荣学术是社科联工作的首要目标。今年,省社科联将以“发掘福建文化资源、打响福建文化品牌,建设福建文化强省”为目标,启动“新闽学”文化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通过组织省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闽派史学、闽派文论以及闽派经济学、闽派教育学等方面开展专项研讨。策划组织编撰具有福建文化优势和特色的“闽派学术大系”,筹备启动“百人百部书库”计划,深入发掘和弘扬福建文化,增强福建文化软实力,进一步繁荣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

  (二)组织开展第十一届省社科评奖工作。按照《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和《实施细则》,完善规范评审程序,优化评审指标,创新评审手段,改革评奖程序,加大同行评价以及成果应用单位的评价比重,进一步切实增强第十一届省社会科学评奖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对获奖优秀应用研究成果,特别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联合《福建日报》、省电视台以及网络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把宣传优秀成果和宣传优秀人才结合起来,增强广大专家学者的荣誉感使命感,不断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三)继续办好《东南学术》期刊。按照“追踪学科前沿、关注社会热点、扶持青年人才、加强平台建设、实现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做好《东南学术》重点理论文章的组织和编发工作,围绕学科前沿和社会热点策划选题,以专题形式集中推出,形成聚焦效应,引导学术讨论与争鸣。加强和拓宽优质稿源渠道,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境外著名专家学者约稿,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加快《东南学术》投审编排一体化数字平台建设,提高刊物运行效率和竞争力。在保持已有品牌特色栏目的基础上, 加大特色栏目组织策划力度,吸引更多优质稿源,扩大综合性学术期刊影响力。

  三、实施规划引导提升工程,着力增强项目管理能力

  (一)加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力度。做好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及委托项目通讯评审工作,使各类项目的立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实施我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培育计划,力争在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上有新突破。加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研项目中期管理,提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成果质量,力促更多优秀成果入选《成果文库》。举办国家社科基金及社科规划项目管理工作培训班,组织学习借鉴其它兄弟省份的先进管理经验,切实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创新省社科规划项目管理。修订完善省社科规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做好2015年课题征集和指南编制工作,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增强选题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服务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实施省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计划,对涉及我省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优秀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加大资助扶持力度。加强省社科规划项目鉴定结项工作,继续实施专家鉴定意见反馈机制,加强对不合格结项项目跟踪指导,适时通报逾期未结项目,努力提高项目结项率和成果质量。积极争取省财政支持,加大对社科规划项目的投入。建立社科规划项目年度研究成果网上公布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组织开展省内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学科普查,对我省优势学科进行重点扶持。

  (三)加强省社科研究基地建设和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精神,按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提出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标准,通过举办省社科研究基地建设管理培训班的方式,加强对首批16个省级基地的管理检查和指导,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努力把社科研究基地建设成为我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学术交流、文献收集和体制改革的重要示范窗口,进一步推进我省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更好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四、实施社团组织管理工程,着力增强学会品牌建设能力

  (一)健全制度管理,提升社团实力。修订学会标准化建设和党工组建设标准,扩大标准化学会比例。加强学会分类指导和管理,组织开展评估工作,重点对60多个相关社团进行调研评估,为做好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奠定基础。通过管理机制创新进一步推动学科体系创新、学术观点创新、科研方法创新和话语体系创新,建设一批有福建特色的社团组织,提升福建哲学社会科学社团的文化软实力和在全国的影响力。建立新闻信息报送制度,并作为各学会和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工作考评重要依据。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学会网页建设,建立健全监管与维护机制,促进学会网站传播正能量,传递新风尚。

  (二)办好学术年会,提升社团活力。以“四个全面”与建设新福建:社会科学新使命为主题,精心组织办好2015年福建社科界学术年会,积极组织相关学科、特色专业有代表性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年会,提高学术活动质量,提升学术品位,扩大学术年会在学界的影响力,使之成为学术交流和优秀科研成果的展示平台。继续采用由专家评审的方法确定年会分论坛申办工作,着力完善论坛申办评审办法,提高评审工作科学性和公正性。加大对学会和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学术研讨活动的指导力度,促进小型多样学术活动普遍开展。

  (三)组织重点活动,提升社团影响力。组织参加第七届海峡论坛“2015年闽台同宗同名村文化论坛”,通过专题研讨,实地考察等方式,密切两岸民间基层交流合作。加强闽台民间社团交流,与台湾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等学术社团、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学术研讨交流,围绕抗战70周年、台湾光复70周年等主题,组织学会开展研讨会等活动;加强不同学会的交流合作,鼓励支持社团应用微信等网络手段开展活动交流。联合中国史学会组织“林则徐与民族复兴”——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严复等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研讨会,大力推进朱子文化品牌研究,突出展示我省学术地域性风格和特色,扩大福建文化影响力。加强与省外、国外闽籍学者的沟通交流,组织闽籍专家学者来闽做学术报告,开展学术活动,引导他们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五、实施人文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增强社科普及宣传能力

  (一)突出基础建设,完善制度管理。推动省政府建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配合省人大对《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贯彻实施进行督促落实,推动各设区市政府和已成立社科联的县(市、区)政府在2015年内全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福建省人文素质调查报告》定期发布制度;着手制定《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规划(2016-2020)》,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着手建立全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各设区市、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工作成效,为推荐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优秀社科普及作品、优秀人文社科普及基地、优秀社科普及工作者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突出活动组织,打造平台载体。组织开展2015年福建省百场社会科学专题报告会,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科普周活动模式,牵头组织专家学者分批深入到各设区市县开展宣传普及活动,扩大科普周影响力。依托省内高校与台湾高校的合作渠道,组织开展闽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交流活动,探索建立两岸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学者互访机制,适时举办两岸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交流研讨会。继续办好八闽社科普及网,宣传交流省内外社科普及先进经验,组织举办“加深认识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等系列有奖竞答活动,提升八闽社会科学普及网知晓率。继续组织编撰出版《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人物篇)》等系列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科普书籍。加强对厦门市等首批5个省级社会科学普及示范点指导,发挥示范点的引领作用。组织对35家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实地考察调研,举行现场经验交流会,适时启动第四批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申报工作。开展省内外优秀社科普及读物、音像制品等资料征集活动,建立社会科学普及资料室,提升我省社科普及宣传品制作、发行及管理水平。

  (三)突出讲坛效应,拓展普及方式。围绕法治福建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精心办好“东南周末讲坛”,大力传播法治文化、廉政文化和福建名人文化。建立健全“东南周末讲坛”专家库,依托八闽社科普及网平台,拓展讲坛影响力。按专题编辑出版《东南周末讲坛选粹》,争取一年出版2-3辑。研究构建全省社科讲坛网络体系,通过专家资源共享,提高讲坛水平。分批组织知名专家到市县讲坛巡讲,鼓励社科讲坛的区域协作和联动。组织评选和表彰一批优秀社科普及讲坛和社科普及名家活动,增强讲坛的活力。

  六、实施系统建设提升工程,着力增强社科履职能力

  (一)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进一步扩大县级社科联覆盖面,完善组织机构,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水平。继续强化高校社科联功能,有效发挥其在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探索在大型企业、单位建立社科联,积极整合全省社科研究力量。加强社科联组织的纵向、横向联系,组织召开各市、县社科联、高校社科联共同参加的全省社科联工作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共同探讨进一步加强社科联自身建设的思路和举措。以抓好学会党建为载体,促进学会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保证学会的正确方向。

  (二)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注重开展培养青年学术才俊工作,继续加大对青年项目立项扶持力度,扩大青年项目的立项规模,促进青年人才尽快成长,不断增强我省社科研究队伍的活力和发展后劲。加强哲社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库,支持和鼓励哲学社会科学骨干力量潜心研究,推动优秀学者加入重要规划和重大决策的研究。实施全省社科联负责人轮训制度,举办社科骨干队伍培训班,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社科骨干队伍。积极发挥“学而论道”学术茶座作用,探索建立社科委员联络联系载体和平台,不定期开展活动,形成交流机制。评选和表彰一批热心社科工作的委员,加强委员履职的宣传,进一步提升委员履职积极性。

  (三)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持续加强社科系统的学习研究,提升社科干部履职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通过制定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开展调研活动等方式,不断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把政治强作为第一要求,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党风廉政专题教育,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监督检查,把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落到实处,切实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持之以恒地加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敬业、勤业、精业的社科联干部队伍。组织开展法治、网络新媒体等专题培训,增强社科干部法治思维、互联网思维,提升依法依章办事的工作水平。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深化“走转改”和“四下基层”,把工作重心下移,推动社科专家进基层活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

  各位主席,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服务职能,为繁荣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